木托盘回收新闻

中国托盘行业标准及托盘共用系统亟待解决

来源:回收木托盘      2017-08-15 16:04:02      点击:

  中国托盘行业标准及托盘共用系统亟待解决,在整个物流设备这个大家族中,托盘是最不起眼但又无处不在,最为简单但又极为重要的基础器具。在物流系统中,要处理的对象绝大多数都是杂件,货物形状各异、大小不一。为了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货物规划为整齐划一的作业单元。而托盘恰恰是这个单元的最佳载体。它便于叉车装卸搬运,从而大大提高作业效率。因而以托盘为基础的货物单元是物流系统中最主要的单元。
  一,木托盘主宰市场
  托盘有木托盘、塑料托盘、纸托盘、钢托盘、复合材料托盘之分。我国的托盘以木托盘为主导,大约占90%左右。据称,一棵成材大树只能制6个标准托盘。从环境保护和节省资源的角度出发,很多托盘生产企业开发出了人造板(中纤板、刨花板、夹板)托盘、蜂窝纸托盘、塑木托盘、模压托盘等。特别是模压托盘和人造板托盘很有市场竞争力,它不仅价廉环保而且承托力强,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它最大的优点还在于易通行———出口货物用这种托盘包装,托盘本身免检疫签证。如果是木托盘,在进出口时必须要有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熏蒸/消毒或热处理签证。但目前我国的托盘生产企业多以传统的木托盘为主,并且普遍规模小、档次低,在托盘包装方面大胆创新的企业并不是很多。
  二,中国托盘的难题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托盘拥有总量是衡量其物流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美国拥有托盘15亿至20亿个,日本有7亿至8亿个,中国目前没有确切统计,大约是1亿左右。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的物流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同时业界也有很大的担忧,那就是,小小的托盘可能会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瓶颈。
  最具这种忧患意识的当属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吴清一,人称吴托盘。吴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访问学者留学日本,是中国物流启蒙人之一。在吴教授的倡导下,2001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成立了托盘专业委员会,吴教授亲自担任主任委员。在吴教授看来,中国托盘最大的难点就是托盘的标准化问题和建立共用系统的问题。
  事实上,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生产企业、商业企业,从来没有人怀疑托盘的重要性。问题在于,他们都是站在各自的原点上看托盘,目送托盘的视线范围仅仅限于各自作业的半径。但是物流是一个涉及各个企业、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各个国家的活动。货物在流动中,由于托盘的规格不统一而不能在物流作业链中一贯使用,不得已被搬上搬下,多次倒换托盘,物流作业效率低下。目前中国的物流与发达国家相比,最大的差距在成本和效率,而托盘的广泛使用恰恰是大大提高整个物流系统作业效率和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基础。
  只有实现了托盘标准化,货物才能顺畅地流通,物流效率才能提高;只有建立了共用系统,才能实现托盘作业一贯化,发出去的托盘才能回收和循环使用,从而把成本降下来。也就是说,把托盘当作公共产品来使用。这个设想是很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矛盾重重,问题多多。正因为如此,吴教授只要一有机会就大谈特谈托盘,热心地推进这个事关中国物流业发展前景的公益事业。
  三,托盘标准各持己见
  就像插头与插座,如果不匹配就不能通电。托盘的规格尺寸与货架、运输车辆以及集装箱的尺寸都有制约关系,只有它们的规格相互协调,物流系统才能高效。因此,在确定物流系统各种设备的基本参数时,所选用的托盘规格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根据托盘专业委员会的调查,我国目前流通中的托盘规格有几十种,并且还有增多之势。国际标准(ISO)原来有4种托盘标准规格,即1200×800,1200×1000,1219×1016,1140×1140。现在ISO规格又通过了新方案,增加了1100×1100和1067×1067两种规格(单位均为mm),变为6种标准规格。对应于新的国际标准,我国托盘标准的修订工作尚未进行。但原则已经有了:第一,没有必要提出上述6种以外的规格;第二,我国也不宜同时推行6种规格,应根据国情确定推行的重点,选定1~2种规格作为推行的标准,逐步加大标准托盘在使用中的比重。
  人们的视线很快就落在了1100×1100和1200×1000这两种规格上,简单地说就是一种是正方形,另一种是长方形,因为这两种规格在国内使用的相对比较多。在塑料托盘中,这两种规格约占50%左右。于是,主“正”派和主“长”派只要碰面就会各自为阵,争论不休。
  据悉,目前标准化托盘的使用率,澳大利亚为95%,美国为55%,欧洲为70%,日本为35%,韩国约为27%。在美国、日本,托盘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政府为推进物流标准化、提高托盘的利用率,相继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和优惠措施。可见,我国标准化托盘使用率的提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四,托盘共用系统时不我待
  即使有了统一的标准,实行托盘作业一贯化仍然有难度。最大的难题在于托盘的回收。谁去回收发往四面八方的托盘?如果不回收,一个托盘少则几十元,多则一二百元,都将计入物流成本,这就使得使用托盘的经济效果失去了优越性。所以解决托盘的回收问题势在必行。
  发达国家通过多年的摸索最终采用建立托盘共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该系统可以由一个托盘公司运作,它拥有一定数量的托盘,在全国各地建立托盘回收点,负责托盘的回收和维护。使用托盘的企业,可以向托盘公司租用所需数量的托盘,出厂的托盘货物单元可以保持原态送达最终收货地点。企业取走托盘上的货物以后,将空托盘还给就近的托盘回收站并付给必要的租金即可。使用托盘的企业不必购买大量托盘,免去了存放、管理和维修托盘的麻烦。据估计,建立托盘共用系统可以节约1/3左右的托盘,由于托盘数量巨大而且使用寿命有限,因此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物流现代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托盘共用系统的建立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但托盘共用系统要依靠规模效益。根据日韩的经验,100万个托盘即需1亿多元人民币,日韩系统规模约有500万个托盘。这也就是说,在中国要建托盘共用系统至少要投资5亿元以上,并且还必须耗时数年(一般3至5年)建成网络系统,这时才能获得效益。但一旦开始获得回报,将有稳定和良好的利益。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投资大、短期无回报,但是却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和长期稳定经济效益的项目。

  如此巨大的规模,谁会来投资?托盘共用系统应该实行垄断性经营,如果一哄而起,必然众败俱伤,政府又将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托盘共用系统需要多方的配合,协调难度大,所涉及的行业和部门会给与怎样的支持?目前还是未知数。但此事已经时不我待,正如吴清一教授所言:中国托盘共用系统的建立关系到物流现代化水平,现在系统建立已到关键时刻,延误时机将会造成更多困难和更大损失!